实名认证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左鲁献:值得期待的山水画家
2011-07-23    浏览(987)    作者:韩伟荣    来源:左鲁献 官方网站

2011年7月18日的下午,在洛阳老城丽景门洛阳书画研究院工作室,翰墨飘香,温馨中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。欣赏着左鲁献老师的作品,品着香茗,记者与左鲁献聊着他的艺术人生和创作感悟。

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时期,最早是作为背景出现的。东晋后期,中国画坛大致上有了比较完整的山水画,初期的山水画“人大于山,水不容泛”,明显带有早期艺术的稚拙特征。从现在存资料看,到了隋代,中国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山水画。

教师出身的左鲁献2002年开始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,他研读历代名家作品,走访现代美术学院,向专家教授请教,进一步提升了他的艺术修养,也使他的山水画创作日臻完善。

在洛阳的艺术圈里,左鲁献被称为“苦行僧”画家,他每年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名山大川去实地写生,痴迷的时候既是下雨撑把伞也要完成当天的“作业”。熟悉他的人都说,鲁献是圈子中到野外写生最刻苦,时间最长,次数最多的画家。

左鲁献的绘画才能,一方面来自他的刻苦勤奋,对历代名家佳作的心摹手追;另一方面,其家学渊源,也使他受益匪浅。

鲁献的父亲喜欢绘画,藏书丰厚,上世纪70年代很难看到的绘画书籍家里都有,像前苏联素描教材,德国门采尔素描集,朝鲜战场速写集等,他当时看了感到心灵震撼,立志学习绘画,在家庭的影响下,他自然而然地拿起了画笔。他父亲支持他绘画,为他当模特,检查指导他的绘画,这为他的绘画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在洛阳书画研究院工作室的画案上,放着一本翻开《芥子园画传》,那是左鲁献父亲给他的清代绘画图谱。记者注意到,这是一本195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16K竖排版本,没有封皮,书纸泛黄,看得出此书主人使用的频繁程度。难怪鲁献的同门师兄朱东说,《芥子园画传》左老师已临摹三遍了。记者也看到左鲁献临摹《芥子园画传》的画,真个是活灵活现。左鲁献视《芥子园画传》为珍宝,这几年一直带在身边,随时翻用。他在向记者展示这本《芥子园画传》时,明显带有兴奋的眼神。

观其作品: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风格,融入西画的元素在里边,积多年太行山区和嵩县、栾川之体验,笔致绵密而疏朗,生动性吸引和征服着人们的眼球。在他一幅幅匠心独运的画面上,能够看到一位艺术家的真诚、执着,对大自然的无比虔诚和热爱,对创造境界顽强的探索与追求,对中华传统艺术格调和趣味的深切领会和体悟。崇山峻岭与茂林飞瀑,景观恢弘,气势豪迈,颇具阳刚之美。《黄金时节》的前景山石,用中国画的皴法之折带皴,用以表现山石转折的体面关系;远景中没骨法和水彩中淡彩的巧妙融合,形成朦胧的感觉;几处无名花如染点缀在整幅画中,更加丰富了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。在左鲁献的山水画中,多融入了水彩画的技法,这是他早年攻读水彩专业留下的“财富”,因而使用起来就得心应手。

听其论道:这几年我研究了“书画同源”,不论山水画,亦或花鸟画,都须以书入画,这样画的线条才显刚劲,才有力度,画才有韵味,有视觉冲击力;我在山水画中运用水彩画技法或者说引入西画元素,主要是用来表示色彩变化、明暗对比、冷暖效果等,把山水茂林表现的淋漓尽致,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;我一手伸向传统,临摹石涛等山水大家,一手伸向生活,到名山大川写生、体验、感悟,这是要成为现代山水画家所必备的。

纯粹摹古我不赞成,画家当是师古不泥古。传统的不能丢,生活体验不可少;我是写生出身,看到的山山水水和古人画的不一样,水很鲜活,有灵气,把我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,画出自己心中的山水。

我也不赞成用相机拍照,按照片画画,那样出来的作品有形无神。

名家点评: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、洛阳书画研究院院长魏驰卓说,左鲁献的山水画非常浑厚,精美之处在于多有出处,不是凭空想像,是根据实地采风加工提炼后创作的,难能可贵;他人很朴实,很用功,认认真真画画,这几年作品突飞猛进,颇受欢迎。

记者手记:山水画在中国文化领域与中华武术、中华医学并列为中国文化三品。左鲁献在山水画上虽然起步较晚,但他肯下功夫,学习研究把握住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又张开双臂去拥抱世界,努力寻找和西画结合的契入点,吸收西画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。这也是左鲁献值得期待的希望所在。

标签:左鲁献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